人物简介
赵维达,女,山东烟台人,1993年至1995年在北京工商大学(原北京轻工业学院)自控系电气技术专业进行两年的专科学习。毕业后分配到烟台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,2003年辞职,开始自主创业,创办了自己的公司——山东达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。2012年加入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任低压部山东省总监。现任合康旗下山东畅的科技开发限公司总经理。
人物特写
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午后,一位身着咖啡色大衣的女士走进了北京工商大学阜成路校区。在来京出差的闲暇之余回母校一趟,对她来讲,确实是件十分开心的事情。
当时光悄然转身,四十岁的她就站在那里,深情的目光望过去,都是自己二十岁的影子。她试图回到原点,那个出发的站台,记起自己第一次来京背着行囊时,那十八岁的样子。看着一栋栋熟悉的教学楼、一棵棵似曾相识的杨树、一条条曲径通幽的小路,她开心地笑了。她仿佛乘着时空列车,回到了24年前的这里,回到了她梦开始的地方……
赤子之心-时光虽短,用来回忆,足够温馨快乐!
1993年,一个来自山东烟台农村的女孩儿经过高考的洗礼之后,就被“稀里糊涂”地调剂到了北京轻工业学院自控系电器技术专业,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和生活,这个女孩叫赵维达。
面对陌生的城市、陌生的学校和陌生的专业,她的心中充满着迷茫与不知所措。
“我作为一个女孩子,又是家里最小的一个,父母从小就挺娇惯的,所以上了大学之后,有时就特别想家。”
初入大学的赵维达有着浓浓的“恋家情结”,在她刚入学不久过中秋节时,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,心里不停地在想:哎呀,好想回家啊!别上学啦!还是回家吧!想着想着,她的眼泪就如断线的珍珠,止不住地滴落下来。
随着与同学们的交往和熟悉,赵维达渐渐地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了一片。
“其实我个性挺随和的,我们宿舍有八个女孩子,虽然平时偶尔也会有些小矛盾之类的,但都影响不了主旋律。我是我们宿舍的宿舍长,她们还给我起个外号叫‘长’呢!”
讲到这儿,她仰起了头,忍俊不禁起来。
“我在与这几个姐妹相处的过程中,学会求同存异、与人为善、互相包容与互相关照,这些也算是一种收获与成长吧。”
就算二十多年过去了,同宿舍的姐妹中,有在美国、北京、山西、南京,但是赵维达与她们还是会经常聊天,情谊不减当年。
有时在梦里,她的思绪还会飞回到那个住了两年、熟悉又温暖的“410”宿舍。
“那里每一个床位的摆放,每一个物件的位置以及每一个姐妹的一举一动都是栩栩如生的。” 话到嘴边,她不禁有些哽咽。
所以,现在有时回北工商的时候,她会跟宿管商量,想去看一看曾经住过的地方,尽管那里早已物是人非——现在都已是男生宿舍了……
“这种‘姐妹’关系其实并不限于同学之间,我们当时的一些老师,尤其是辅导员或是生活老师比我们大几岁,她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大家私底下跟姐妹一样,她对我们很关心、很照顾,相处得特别好呢!”赵维达轻快地说道。
“不过说到母校的老师,其实,我也是特别有一些遗憾的。”
她沉吟片刻继续讲道。
“当时我们的一些任课老师参与过我们所学课本的编写工作——二十多年前能编写大学教材,那绝对都是很厉害的老师啦!只可惜我当时确实没有好好珍惜这种学习条件与机会。”
赵维达说到这儿,无奈的笑了笑。
“现在回想起来,若能回到过去,就算学同样的知识,上同样的课,我也会加倍努力,一直钻研下去,这样就会有更大的收获。工作以后,我才发现,其实大学并不像别人说的大学那样,没啥用。可能有些学科用不上,但这一切,都是知识的积累啊,所有的课程都是相通的,我觉得如果我当时再好好学一学,不要用学专科就是混日子的思维来上学,我觉得我后期的发展会更好一些。”她坚定地说道。
在赵维达后来的工作中,发现自己的短板就是专业度不够,这对于她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。
“上学的两年,用我的小聪明混日子,真的后悔了啊!毕竟,时光不可逆的。现在好多学生上了大学就在混毕业,我觉得,这样的孩子,总有一天会后悔的。”
赵维达觉得,她比同学要差很多。许多专科的同学持之以恒,先是专转本,然后是考研,最后,他们的职业轨迹发展甚至比很多本科的同学都要好很多!
“我的大学真的是没有念够!现在的大学生真是太幸福了呀!学习、生活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太好啦!大学与社会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,学生到了社会也没有违和感!我要是能重新上一次大学就好了!”赵维达不禁感慨,“同时,对于我来讲,这两年的大学生活可能是永远的痛处吧,因为它实在是太短暂了!”
谈到和班里同学们的感情,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“有一次,我印象很深的,我们班组织去十渡玩。当时我身体不太好,实在是走不动了,同学就帮我租了一匹马,结果到山顶的时候,马惊了,从山上一路跑了下来,把我给摔下来了。后来我们所有的同学就轮着班,把我从那里扶着背了下来,大家也都没玩成。哎呀!我当时真的是非常非常感动呢!”
赵维达的语气中流露着满满的留恋和不舍,“在大学里收获的好老师、好朋友、好姐妹是我一辈子的欢乐与回忆,值得我用一生去珍藏和守候呀!”
追梦之人-人生就像解方程
两年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,赵维达也到了该找工作的时候。幸运的是,她是她们班里第一个拿到就业合同的人——她分配去了烟台工业设计研究院。
当赵维达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就业合同拿给老师看的时候,老师鼓励她道:“不错!设计院是个很好的单位,以后好好干!那可是很多研究生都想去的地方啊!”
由于烟台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工作与她的专业对口较强,这促使她对工作充满了热情,对自己未来的事业与追求更是怀有无尽的憧憬。
“后来,烟台要开始发展计算机这个新兴行业。由于我在轻工业学院上学期间还辅修了计算机课程,所以单位在计划组建微机室的时候,就把我调了过去开展工作。”
虽然当时赵维达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百元,但她却在使用着上万元的电脑。在这个过程中,她还学习了DOS、286、386、Win95等系统的使用,同时,她还专门来北京学习了AutoCAD的使用,然后回去培训单位的同事们。
走在了时代与科技发展前沿的赵维达,感到自己很有价值。
“我坚定了自己的路,我很喜欢这种明确奋斗目标的感觉。”
21世纪悄然来临,赵维达已经在研究院工作了八年。原本属于自己专业优势的计算机也早已大众化,这一行业早已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领域,它逐渐成为了许多其它领域的辅助工具。这个巨大的变化让三十岁的赵维达陷入了迷茫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忖,赵维达不甘安于现状,对未来充满激情的她最终选择了辞职,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。
“其实,创业之路上是充满着挑战与艰辛的。在我创立山东达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之初,资金、项目、资源,公司哪哪都是问题呐!”赵维达感叹道。“不过,在我看来,新建的公司就像一个初学走路的婴儿,不断摔倒,又不断爬起来。只要‘路’适合时代发展趋势,方法又正确,坚持走下去,目标就一定能实现!”
为此,赵维达在公司成立之初,就设立了明确的目标:只做节能和环保方面的项目。这使得她的公司避开了很多弯路。
“其实呢,我觉得我最好的一个优势就是善于剖析和总结自己吧。”在公司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,赵维达能客观的判断自己优势与劣势所在。同时,善于和人打交道的她,以诚待人,买卖双方坐下来仔细协商,进而将客户和自身利益有效的结合起来。多年经营使她与不少客户都成为了好朋友。
赵维达踏实的性格和不凡的工作能力,不断推动着她的事业前进。在与合康新能合作过几次之后,她的业绩得到对方的高度认可。于是,对方邀请她做其山东的代理,权衡之后,赵维达决定将自己并入合康,进而登上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,继续着自己追梦之路。
“我现在已经是合康新能低压市场的负责人。同时合康在新能源领域有大的发展,成立了山东畅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,我是负责人。”赵维达颇感骄傲地说道。
“合康是我们的民族品牌,它的节能产品销量在国产品牌里持续多年排名前茅。同时,我们也为国家的节能环保等方面,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呢,所以我真的挺自豪的!”
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经历,赵维达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。
无论做人还是做事,赵维达的原则始终是“真”。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人生百态,以踏实的态度追寻着自己的理想,实现着自己的抱负。
“当我有一天退休了,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路,一步一个脚印,问心无愧、坚实无比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又交了这么多的好朋友,到那时,我一定会感到很亲切、很幸福呢!”
如今,赵维达育有一子一女,她目前的生活正应了那句她母亲老挂在嘴边的话——“家和万事兴”。“其实,我一直认为家庭与事业是可以兼得的。家庭和睦能很好的推动自己事业的发展。即使事业上有时有些不顺心,但当看到我那可爱的宝贝们时,心里顿时就会感觉好多了呢!”赵维达说着说着就像个孩子一样笑了起来。
“回想这二十多年的经历,我其实愈发的觉得人生就像解方程,在不同的阶段,有不同类型、不同难度的方程等着你解答。”
赵维达以一种有些沧桑的语气继续说道,“以一颗赤子之心面对它们的同时,明确自己的道路,坚信自己一定能解开谜题。只有这样,你的阅历就会丰富,境界就会提高,实现理想与抱负必将指日可待!”
作为北京工商大学的校友,赵维达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发展,来北京出差时也会回老校区看一看。用她的经历告诉在读的工商学子们:“学校是未来工作生活的辅助,最终自己的未来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创造。”
记者手记
通过这次采访校友的机会,我有幸结识了我校自控系935的一位杰出校友——赵维达学姐。虽然学姐远在山东,我们无法面对面地进行采访,但是我们仍通过微信、短信、电话等方式对她进行了多次采访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首先,学姐是一个有进取心、有主见、踏实肯干的女强人。这从她毅然跳出“体制”,开办了自己的公司——山东达源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便可看出。在创业的过程中,她在资金周转、项目流程等方面都遇到过许多困难,但她做事踏实认真,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公司做大做强。随后她又入职合康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,任低压部山东省总监,这一切足见其能力的超群与性格的坚韧。
学姐为了更好地接受我们的采访,专门腾出了一个晚上,从七点到十点多一直在接受我们采访,耐心地解答着我们每一个问题。学姐的语气和蔼可亲,语调丰富,使我们有种莫名的亲近感。为了能让我们有“真材实料”,她不住地举着各种各样的事例。
此外,我觉得学姐还是一个很顾家的女人。她在接受采访时,始终强调“家”对她有很重要的意义,家庭与事业不仅可以共存而且可以相互促进、共同发展。
采访杰出校友,不单单是一项暑期的实践活动,更是一次提升自己人生阅历与经验、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的宝贵经历。
采访记者:新闻152 王清雨、郭晶晶
指导老师:许莉